云南楚雄網訊(通訊員 張從華 白 燾 李明芬)經大姚縣曇華鄉積極引進和支持,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李鵠鳴博士及其團隊在對曇華鄉藻類多樣性研究的基礎上,開展的曇華山澗溪水中存在的球狀念珠藻的繁殖和培養研究,歷經4年多時間,于今年4月在曇華鄉取得成功。
球狀念珠藻俗名葛仙米、滇葛仙珠,有天然營養庫、優質蛋白庫、活性多糖庫、抗癌活性物質庫“四庫仙珠”美譽。在李時珍《本草綱目》《藥性考》等古醫學著作中有“降火、明目、令人有子”的記載,美國《科學》雜志稱為“古老中國獻給世界最高的健康大禮,是來自東方的神奇靈珠”。
球狀念珠藻對光照、水質要求嚴苛,野生產量非常稀少。2017年以來,以李鵠鳴博士為首的專家團隊,對曇華鄉進行了藻類多樣性研究,通過采用基因技術確認,曇華鄉向陽村的一種念珠藻,即是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及國內幾所高校研究了近40年,具有顯著藥用價值、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球狀念珠藻。球狀念珠藻在曇華鄉的確認,是該物種在云南省的首次發現,表明大姚縣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為了讓葛仙米這一大健康食品走入尋常百姓家,李鵠鳴博士的專家團隊及所在黃農壇公司依托研發團隊的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利用曇華鄉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開展了球狀念珠藻的擬生態養殖工程研究,完成了整套規?;a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并于2021年在曇華鄉建成了年產 50噸的葛仙米規?;a示范基地,成功實現了球狀念珠藻在云南的規?;a,并獲得了國內唯一的有機念珠藻轉換認證證書。
目前,黃農壇公司已與50多戶農戶共同成立了綠野藻類(楚雄)養殖合作社,公司將為社員提供種源和技術,并負責回收產品,使球狀念珠藻這一生態資源走出深山、造福社會,并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Copyright 2014-2015 ?云南楚雄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主辦 楚雄日報社承辦
滇ICP備:08101759號-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3120180017